當前位置:首頁 > 信息傳達 >
河源住建局提出認真抓好9項工作大力推進江東濱江新城規劃建設
瀏覽次數:7433河源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近日出臺《2012年工作意見》,提出將以“三個推進”(著力推進宜居城鄉建設、推進違法違章建筑整治、推進江東濱江新城規劃建設)和“一個確保”(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為重點,認真抓好9項工作,推動城鄉建設事業實現新發展。
啟動東拓跨江發展計劃
樹立新型城市化發展理念,提高河源城市化發展水平。《意見》提出,圍繞把河源建設成為“現代山水園林城市、環珠三角新興產業聚集地、嶺南生態休閑旅游名城”的目標,大力實施宜居城鄉戰略,提高河源城市化發展水平。以“東拓西優、南擴北連、中心提升”為發展方向,加快推動中心城區開發建設,力促城市規劃建設實現新突破、發展空間實現新拓展、基礎設施實現新提升。
突出抓好規劃編制管理,強化規劃的統籌協調作用。編制完成市區近期建設規劃、交通改善規劃、燃氣專項規劃,加快推進市區高塘陶瓷工業園片區、莊田片區、萬綠湖大道兩側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及城南客運交通樞紐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與用地修建性詳細規劃的編制,開展城南客運交通樞紐城市設計、萬綠湖大道沿線城市設計、太平街區保護與更新規劃及街景立面設計。
啟動東拓跨江發展計劃,規劃建設江東濱江新城。圍繞將江東片區建成布局合理、交通便捷、配套完善、景觀優美的現代化濱江新城的目標,實施“跨江發展”戰略,以集中力量干大事的氣魄,全力推動江東片區的規劃建設,構筑城市跨越發展的戰略新平臺。2012年,要抓緊編制江東濱江新城的控制性詳細規劃,為開發建設江東濱江新城提供規劃指導;開展江東片區市區范圍土地的現狀調查摸底,協調做好土地利用規劃調整、土地房屋征收政策修訂、籌集開發建設資金等前期工作。
年內編制完成 建制鎮總體規劃20個
以低碳城市建設試點為契機,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意見》提出,著手開展以低碳交通、低碳能源、低碳建筑和低碳生活為導向的低碳城市建設的試點,大力協調做好相關工作,成立低碳城市建設試點工作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編制實施低碳城市建設的規劃、計劃,明確行動目標、主要任務和具體措施。6月底前完成全市綠道網建設總體規劃,逐步實施省級綠道(東江綠道、南嶺綠道體系)及支線綠道的規劃建設。
協調推進重點工程建設,增強城市承載能力。繼續協調加快市區客家文化公園“兩館一閣”、濱江大道二期、迎客大橋、城南客運站、農副產品批發中心等一批重點工程的規劃建設,抓好緯十四路、沿江中路、長堤中路、東江東路河職院段、東江西路北段、新風北路、文昌南路、紅星東路、文明路西段、寶源二路西段等城市道路建設和升級改造的規劃及施工圖設計。協調推進市區水源工程、河源中學南校門和食堂宿舍、學前壩金搖籃小學、華達街小學、源西農貿市場、福新安置點農貿市場、公園綠地、公共停車場、公交線路站場、生活垃圾及污水處理設施等一批民生工程建設。
大力推進村鎮規劃建設,進一步改善城鄉面貌。年內編制完成建制鎮總體規劃20個,完成村莊規劃250個。以龍川佗城歷史文化名城、東源新港客家風情街、和平林寨古村落、紫金紅色蘇區為示范,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名鎮名村。各縣要在9月底前編制完成縣域綠道網建設總體規劃。
全市完成 新增保障性住房4348套
狠抓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整頓規范建筑市場秩序。 《意見》提出,把好地基基礎、主體結構施工質量和安全生產關,嚴格治理質量通病,推進住宅工程質量分戶驗收。年內全市爭創“省優”或“省雙優”工程4項以上。鼓勵和扶持建筑企業升級,力爭申報一級資質企業1家、二級資質企業5家以上。
加強房地產市場引導,保持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協調解決市區保障性住房項目的用地規劃等問題,做好項目規劃設計方案的審查審批,加強對縣區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的檢查督促,全市完成新增保障性住房4348套。
強化保障措施,確保城鄉建設目標任務順利完成。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和隊伍建設;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繼續推進依法行政;加強黨的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強化目標管理。
(來源:廣東建設報 2012.05.15)